8月15-18日,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动物学会及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承办,环特生物作为大会钻石赞助商、协办单位、首席赞助单位的第9届全国斑马鱼研究大会在甘肃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乌普萨拉大学Dan Larhammar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国际斑马鱼学会主席、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刘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北京大学何爱彬教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王伟研究员等600余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兰州,共同聚焦“助力生物医药发展,斑马鱼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以学术之力为斑马鱼研究及应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Part 01 环特斑马鱼设备成大会焦点
全链路创新引领全球新范式
面对“卡脖子”技术的国产替代破局之路,经谭建荣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的环特斑马鱼专用实验设备全面上岗,是中国生命科学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一步,不止于“替代”,更将引领全球新范式!
大会期间,环特生物以“大会协办单位、钻石赞助商、首席赞助单位”的三重高规格身份深度参与此次大会,携自主研发的斑马鱼专用实验设备明星产品——斑马鱼全景成像系统、斑马鱼3D行为分析系统、斑马鱼高通量2D行为分析系统等重磅亮相,在双展位展示、会前茶歇视频展示、云端直播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展现了环特从全球斑马鱼技术应用引领者进化为全球领先的专用设备集群创造者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实践,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环特生物双展台前人潮涌动,专家团及各界嘉宾纷至沓来,对斑马鱼专用实验设备充满好奇心,纷纷驻足体验、咨询交流,深入了解环特斑马鱼实验室设备、技术服务与标杆案例,对环特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给予高度认可,现场热闹非凡!
近年来,环特实验室以“斑马鱼技术产业应用和生态建设的推动者”为己任,自主研发出养殖系统与智能分析系统两大类别、9款标杆设备,包括斑马鱼全景成像系统、斑马鱼3D行为分析系统、斑马鱼高通量2D行为分析系统、斑马鱼高通量工作站、斑马鱼毒理暴露系统、斑马鱼养殖系统、斑马鱼强迫游泳仪等,凭借极富成果的产业实践不断升级,重塑斑马鱼实验室平台在各研究领域的建设与运营服务,构建了新一代科研基础设施新范式!
从鱼种活体保育到模型开发,从硬件配置到智慧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科研操作系统,环特实验室通过产业化生产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斑马鱼研究降本增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填补了斑马鱼专用设备领域空白,加速推动着全球斑马鱼研究与应用!
Part 02 环特DeepSci™ 科研服务平台
助力生物医药研究创新与突破
在大会上,环特生物科研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缪文钰博士以《自闭症斑马鱼模型的行为学特征》为题,分享了环特生物在自闭症研究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并系统展示了环特DeepSci™科研服务平台在药物筛选与研发、中药产业及现代化研究、肿瘤系统研究、毒理学研究等特色应用场景及实践案例。
缪博士在报告中指出,斑马鱼作为自闭症等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型,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人类高度保守,且胚胎透明,可实时监测神经回路形成和功能变化,观察大脑发育及神经活动等,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模拟自闭症等相关基因缺陷,为研究自闭症等疾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环特DeepSci™多元化科研服务平台,集合了“斑马鱼、类器官、哺乳动物、细胞、皮肤外植体、人体临床”等互补优势,已开发自闭症、渐冻症、脓毒性损伤等200多种斑马鱼模型及数十种类器官模型,如脑、心脏、肝、肺、肾、IPSC神经、血脑屏障等,可开展急性毒性、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脾脏毒性、发育毒性与致畸性等各类毒性研究、药敏检测、产品功效与安全性评价等。已有8个新药项目将环特斑马鱼实验数据用于CFDA/NMPA的临床试验申报。
作为健康美丽产业CRO服务开拓者与引领者、斑马鱼生物技术应用的全球领导者,环特生物依托于“类器官+基因编辑+斑马鱼+哺乳动物”DeepSci™多维一体技术研究平台,为科研院所、医院的研究人员提供定制型分子标志物与靶点、疾病模型构建、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和安全性研究、毒性评价等深度科研服务解决方案,让药物筛选研发周期更短、准确性更高,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每一款设备研发,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在为科学研究、健康美丽产业发展开辟全新的创新研究路径。未来,环特生物将继续秉持“循证功效”理念,以类器官+基因编辑+斑马鱼+哺乳动物为依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探索多元化CRO与科研服务新路径,为生物医药研发、精准医疗发展提供底层技术支撑!